回望空调市场的2020冷年淡季,很多人说很难。2020冷年淡季伴随着双十一拉开的价格战序幕,很多人还是信心满满,充满了憧憬和展望;毕竟在价格战的推动下,空调市场的销量同比实现了不错的增长。
但这一切热火朝天的销售场面,随着2020年春节期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,戛然而止。
空调旺季市场并没有旺起来
转眼,时间的脚步已经来到了2020年4月。空调2020冷年已过去一大半时间,只剩下4月至7月,四个月旺季黄金时间。
眼下,全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人们觉得终于可以摘下口罩,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,享受繁荣的市场经济。
但是,从1月就摁下暂停键的空调市场,已经停歇了近三个月时间,尽管期间很多厂商想尽一切办法纷纷在做线上做直播、建微信群秒杀、开线上商城,但市场反馈的成效很小,市场元气的恢复是需要一定时间的。因此,部分行业人士对目前空调的市场表现出了悲观的情绪。
结合数据分析,可以看出,2019年空调出货量9180万套,同比下滑不大,仅3.37%。2012年下滑幅度为15.02%,2016年下滑了24.54%,相较之下,3.37%的下滑降幅似乎是微不足道。可以预判,2020年,会进一步下滑。
沉静思考,本人针对当前市场提出个人拙见,供行业同仁交流。
经销商要保证充足的现金流
2020冷年伊始,很多空调厂商心怀憧憬和心态亢奋成为了一种普遍情绪,但是,疫情影响下的市场,将这些厂商想要和得到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。
对广大空调经销商来说,能否在当下重振旗鼓,化危机为机遇,关键在于2020冷年旺季仅剩的四个月关键时间窗口。
这波疫情的影响,类似地震波,国内市场是第一波纵波,国际市场是第二波横波,往往横波的破坏力会更大一些。实际上,当前国际疫情的防控情况并不乐观。保守看,疫情的影响至少还会持续半年以上,正好覆盖了空调行业整个2020冷年。现在,国内空调市场消费亟待激化,经销商经营思路亟待转变。非常时期,经销商在铺租、水电、仓储、人员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压力,只有保证充足的现金流,才能保证经营正常运转,撑过特殊时期。
非常时期,经销商能够存活下来,并不断发展壮大,核心在于经销商资金流充足,以及快速周转。在经营的品牌方面,可适时选择知名度高、流通快、周转快的产品。并优先选择能直接用现金兑现政策奖励的厂家合作。
空调厂家要改变渠道策略
对广大空调厂家来讲,产品、技术优势排在比较重要的位置,但在非常时期,谁的渠道优势强,谁就更能抢占更多市场,才能在生存的危机中化险为夷。
空调厂家一方面要培育和维护好现有的渠道,另一方面要改变渠道布局策略,线上线下结合发展。不管是以“渠道为王”著称的格力,还是在电商平台“成就人生”的奥克斯。现在都需要重新调整渠道的布局策略。
在当前市场背景下,挖竞争品牌的渠道,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策略。竞品渠道的经销商,一般有销售经验,也有店面管理基础,更有市场资源,挖过来就可以直接上手。先抢占竞争品牌渠道,再抢占市场份额。
挖竞品渠道,需要用非常规手段,比如开店支持、装修支持、价格资源支持等,核心竞争点在于低成本经营:无铺租、无仓库、无物流、无售后、无备货、无押金……将是所有品牌未来在渠道方面竞争的核心。
对于一直走线上渠道的厂家,可以先挖小品牌的渠道,小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,销量一般,但利润较高,可以适当侧重于这些渠道的支持倾斜,开发为代销点,逐步发展成核心渠道。
电商成为各厂家最大竞争对手
未来是市场,是下线渠道和线上渠道的有机结合。各空调厂家的竞争对手,现在不仅仅是竞争品牌,还包含竞争的渠道品牌,包括自带线上流量的京东、天猫等,还有一定会员和粉丝的国美、苏宁,尤其是京东、天猫等线上平台,不仅有流量优势,经营成本较低,对各个品牌的渠道冲击更大。
尽管有人说,这些厂家都在跟京东、天猫、国美、苏宁有合作,影响有限,但是,这些连锁渠道它不仅仅只销售某一个品牌,一旦主推的力度和资源有倾斜性,没有自主渠道的品牌必死无疑。现在,这些线上渠道,就像大鱼吃小鱼,它们在二三四级市场,吃掉当地的小经销商。各空调厂家,如果还不在意,随着市场的发展,整个市场随时可能会被线上平台统统吃掉。
国内空调市场的出货均价,自2010年度之后(除了2015年度),都呈增长趋势,在2018年度创下高峰,达到了2980元。而2019年度,出货均价降到了2470元,仅比2015年度略高,这与2020冷年淡季的价格战息息相关,也跟线上线下渠道的竞争互相牵连。
所以,电商成为各厂家最大竞争对手。
防止家电市场的“消费紧缩”发生
再跟大家交流下,目前消费者的情况。
疫情影响下,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增强,有钱的节省花,没钱的不敢花,本人最担心的是,家电市场的“消费紧缩”发生。家电需求从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,用户需要深入挖掘,需要出台更有刺激性的促销政策,让潜在的用户动心。
现在的消费者,已经从“拥有满足型”转换为“高品质消费型”,他们追求个性化需求。对目前空调厂家还是经销商来讲,都无法满足产品出厂的个性化定制需求,无法改变市场环境,但可以在产品个性化方面做文章,在服务订制化方面做努力,让用户体验到“个性化”订制的产品或服务内容,实现精准、差异化营销。
随着低价格时代的到来,价格战会在今后愈演愈烈,中高端机型和次低价机型,如果库存较大,建议各厂商适当调整价格,在不亏本的前提下,尽快降低仓储成本,回笼资金,轻仓运营要比重仓运营轻松。
当然,挑战和机遇并存。随着疫情影响,围绕健康、舒适和智能化的家电产品,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。
相信,随着复工复产以及国内市场的日渐活跃,空调行业春天的到来,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。
本文内容源自:界面新闻